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丨让“红色李巷”的故事走出深巷,70岁退休教师每年志愿讲解150场到170场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文 王曦/摄)错落有致的青砖乌瓦房、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郁郁葱葱的树、清澈见底的小河……一切都显得安静祥和。这儿就是南京市溧水区李巷村,位于溧水东南部白马镇石头寨。村子不大,却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以前是中共苏皖区委、苏南行政公署、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等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是苏南抗战指挥中心,被称为“苏南小延安”。


△红色李巷


 2017年10月,红色李巷开村运营,70岁的退休教师任生安成了志愿讲解员,他每年要为学生、村民、游客讲解150-170场。因为请他讲课的听众和团体很多,所以想听他讲解都要提前预约。

 “李巷故事”火了,70岁退休教师一年讲解百余场

 沿着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走进李巷,路两边都坐落着青砖乌瓦的房子,有礼品店、书店、杂货铺、农家乐,还有“陈毅旧居”“钟国楚旧居”“江渭清旧居”……

  这里的每一间房子里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抗战故事。


△李巷抗日战争收藏馆


 李巷的村民在抗战中贡献过不少力量。33岁的村民程玲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我爷爷给新四军送过情报、运过粮。”跟着程玲的指引,在江渭清旧居里,记者找到了墙上贴着的一张老照片,是江渭清和几个村民坐在一起,在他一边穿白色褂子的就是程玲的爷爷程运清。

  像这样的红色故事,在李巷还有很多,讲解员们成了故事的传播者。

  石头寨村工作人员朱斌告诉记者:“今年70岁的任生安老师是一名志愿讲解员,请他讲课的听众和团体可多了,现在要找他可不容易,都要提前跟他预约。”


△任生安在整理从村民那里采集到的李巷红色故事 本人供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任生安是退伍军人、退休教师。他出生在李巷,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听老人们讲新四军打仗、老百姓保护新四军战士的故事。这些故事任生安说自己怎么听也听不够,越听越有味,参军报国的念头也越来越清晰。1972年,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1975年入了党。1976年退伍返乡后成了一名教师。2012年退休之后,他成了一名宣传红色李巷的志愿讲解员。为了讲好李巷故事,任生安经常去村民家里和他们聊聊,回到家后整理成文,一遍遍地打磨,形成更好的讲解稿。

  为了将这些历史事件讲述得更加生动,任生安还去专门学习了演讲的技巧。现在,他每年要为学生、村民、游客讲解150-170场。2021年前4个月,他已经讲了62场。他成了红色李巷的代言人。与此同时,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讲解的队伍中来,将李巷故事传播出去。

90后讲解员立志传播红色李巷的革命情怀

在采访中,任生安特别提到了一个90后讲解员,对她的讲解给予了肯定。她叫曾庆苗,今年27岁。在红色李巷从事讲解工作已经两年多了。


△曾庆苗在讲解新四军在李巷跟日军作战的峥嵘岁月


在她刚入行时有一件事带给她很深的触动。 “李巷村有个地下交通总站,交通总站站长李孝廉的五女儿还在世,每当我们讲解到地下交通站的时候,都会看到他五女儿坐在门口或者屋内,听我们讲解她父亲曾经的事迹,有时一坐就是一天。”曾庆苗表示,她想通过自己的工作,将李巷故事讲好,让更多的人知道李巷这个地方,了解到溧水是一座红色之城,充满着革命情怀。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红色李巷自2017年10月开村运营以来,先后获得全国重点乡村旅游区、江苏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十大红色文化地标等荣誉。

【发展】

7处高质量红色文化遗址见证波澜壮波的历史

为了让曾经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2017年10月,红色李巷开村运营,声名渐起。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里有李氏宗祠(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旅部、中共苏皖区委和苏南行政公署驻地旧址)、地下交通总站(溧水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及陈毅、江渭清、钟国楚、梅章、李坚真5位新四军领导人旧居共7处高质量红色文化遗址。


△李巷纪念品店

1938年5月,新四军从皖南挺进苏南、到达溧水,李巷先后成为新四军一支队1团和二支队4团团部驻地,也是后来的46团团部驻地。1941年11月塘马战斗后,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和新四军主力部队移驻李巷及周边地区,偏僻的李巷村成为党领导苏南人民抗战的指挥中心。陈毅、江渭清、钟国楚等众多新四军将领曾经在这里战斗和生活。

在李巷,苏南新四军领导机关组织指挥了胡家塘反“扫荡”战斗、苏南反顽战役、溧高战役、张家岗战斗等一系列战役战斗,苏南党政领导机关制定了《苏南施政纲领》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法令,李巷又被史学界称为“苏南小延安”。

在1938年至1945年的7年间,李巷还建成训练班、兵工厂、被服厂、医院等,见证了新四军在这里生活、生产、战斗、训练的完整历程。

红色资源“领跑”乡村振兴,村民办农家乐实现收入翻番

全国各地来红色李巷参加党性教育和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周末还有学校组织学生来这里开展训练营活动。

红色李巷也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富民发展中的“头雁效应”,通过“党建+旅游”“党建+产业”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李巷推出了一系列红色革命文化主题活动,这也使得这个小村落更加热闹起来。一些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杜大荣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李巷打造红色旅游资源。我们也响应号召,回乡创业。利用家里现有的农房,开了‘红色人家大食堂’这个农家乐。”

创业初期,杜大荣也有不过不少担忧,“担心没有客源,会亏损。”但是经过三年的经营,生意越来越好,杜大荣的底气也越来越足。“村里道路修缮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来这里体验红色文化的游客也成倍增长。”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杜大荣的“红色人家大食堂”营业额突破了百万,2020年也超过80万。“一年的净利润能有四五十万,比起以前在外面打工,收入翻了一番。”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