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电力负荷快速增长,三创新高。8月5日,泰州地区最高调度负荷616万千瓦,同比增长9.88%。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是当前面临的大战大考,泰州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聚力五个提升,全力推进电网迎峰度夏,加强设备运维,最大程度向省电力公司争取用电额度,及时向市发改委通报电网发用电平衡信息,全力引导企业合理错峰、避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提升电网运维保障能力
按期投运33项迎峰度夏项目,共投资9.17亿元,包含网架优化16项,负荷切割9项,设备增容4项,设备改造4项,新增变电容量89.7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68公里。7月12日泰州地区发布高温预警以来,全面开展设备高温特巡工作,累计出动人数7576人次,巡视500千伏线路3528公里、220千伏线路7980公里、110千伏及以下线路13503公里,巡视变电站1603次,发现并处理287处设备缺陷隐患。在负荷突增区域配变新增布点80余处,确保群众用电平稳安全。
提升负荷精准调控能力
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和经济形势,超前做好供需平衡分析,统筹优化电网运行策略,针对4座220千伏、6座110千伏变电站重载趋势,制定负荷转移预控措施。6月15日以来,针对高峰期间局部电网存在的供电瓶颈问题,完成主网运行方式调整13次、配网运行方式调整46次。8月以来,市发改委、各区域各板块联络人等能源保供协调小组人员进驻公司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政企协同研判供需平衡缺口,合理分配各市(县、区)能源保供限额,加强负荷实时监视,坚决保障民生用电。
提升需求侧管理水平
配合市发改委出台电力需求侧保供实施意见。按照“压差保优”原则,结合市工信局“红黄绿”名单,完成50万千瓦“快上快下”需求响应、98万有序用电、108万轮休方案编制,省发改委评审全省得分第一。在市发改委指导下,按照省能源保供协调小组下发能源保供曲线,精心编排需求响应和轮休调休方案,积极开展企业沟通,协调企业通过高温假、班次调整等方式主动错避峰,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影响。8月以来,累计参与需求响应企业12612户次,全市日平均电量同比提升20.15%,实现以更精准的措施和更小的代价,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电力保供情况好于预期,优于周边地市。
提升应急抢修能力
深化“电力助应急”战略合作。建立重要客户防汛、防台应急联络制,点对点服务全市78户重要客户。54个输配电网格驻点全市全覆盖,55支抢修队伍636名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抢修物资、设备、车辆储备充足。常态化开展“无脚本”应急演练28次,持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流程规范和应急预案,确保响应迅速、作业安全、服务优质。今年入夏以来,成功应对6.6雷暴、7.26大风等10余次极端天气。
提升省运会智慧保电水平
投入3.3亿元资金用于省运会电力保障,完成82项保供电改造项目。建立“1+1+5”保电组织体系,成立500余人专项保电团队,24小时在岗,启动省运会电力保障指挥中心。搭建全省首个数字化保电平台,以“六个数字化”支撑电力信息全方位覆盖、赛事活动全过程保障、重要客户全流程服务。(周明亮)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编辑:王婧
审核:尹有文
- 动态
- 2022-08-19 14:53:07
- 动态
- 2022-08-19 14:51:59
- 动态
- 2022-08-19 14:50:48
- 动态
- 2022-08-18 17: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