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位于南通市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濠景园社区的方大花苑也以全新的气象,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原本随意堆放在绿化带里的各类垃圾“消失”了,机动车有序停放在停车线内,居民私拉乱接的飞线也被统一安装的充电桩取代……这个曾经“脏乱差”的老小区,如今已经披上了“新衣”。“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畅了、便利了,大伙儿心情都变好了。”在小区居住了近30年的刘阿姨说。
崇川区城市风光 彭常青 摄
今年以来,南通市崇川区实施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回头看”机制,通过“巡查发现、交办整改、实地回访”,实现城市各类“顽疾”从发现到解决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问题逐一对标销号、不“复燃”,“修补”城市角落,扮靓百姓家园,描绘出一张优美整洁的城市画卷。
破题“痛点”,能“解决问题”才能扛上红旗
作为南通主城区的崇川,拥有118万左右的人口,下辖16个街道、2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是南通市人口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南通市老旧小区最聚集的区域。为了摸清城市每个角落的“底细”,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崇川区文明办工作人员靠着一双“铁脚板”,每日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崇川区城南新村中心路(背街后巷) 崇川区文明办供图
“崇川区的老旧小区较多,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些问题稍许工作拖延、行动迟缓,就会变成城市的堵点、痛点。”崇川区文明办副主任季陆军介绍,为推动问题早发现、快解决,从今年年初开始,崇川区首次将“回头看”纳入了文明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到责任街道、责任部门,通过问题整改率进行排名打分,让能解决问题的单位得高分、扛红旗。
“同一问题屡查不改的,我们会一跟到底,让它一直作为扣分的因素,始终影响到街道、部门的考核成绩。”季陆军表示,截至目前已发布问题整改率简报10期,并同步通过互联网发布“红黑榜”10期,对整改成效明显的点位红榜展示,对“屡教不改”的点位黑榜曝光,对于责任单位形成“压力”、促成动力。
闭环管理,“真自觉”促进问题“真解决”
陈桥街道加快安置房小区消防设施维护更新 崇川区文明办供图
崇川区陈桥街道有多个拆迁安置房小区,普遍存在消防箱破损、箱内缺少配件等问题,构成了安全隐患。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大半年都没有从问题清单上划去,带来的结果是考核成绩一直不理想。临近年终,街道顿感压力。“这两个月我们在加紧整改,尽快将几个涉及的小区问题一并解决。”陈桥街道副书记陈学东说。如今,这几个小区内的消防箱都得到了修缮出新,“消失”的消防设备也已大多补齐。“这几天还有一批消防喷头到货,问题就能彻底解决了。”
“今年以来,我们每个月都要‘回头看’上百个点位、上千个问题,实现闭环管理。即使是已经解决的,我们也会不定期去检查,以免问题‘回潮’。”崇川区文明办工作人员程楠说。今年8月,通过居民举报和工作人员走访,区文明办发现位于钟秀街道的毓秀家园内,存在着一处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大香炉。经过两个月的耐心细致工作,大香炉终于被移走了,但是为了防止该问题再次发生,工作人员依旧不时会去该小区走访。
钟秀街道毓秀家园 崇川区文明办供图
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十轮“回头看”,实地回访小区、市场、背街后巷等城市点位1769个,解决各类问题超过1.2万个,一批群众关注度高、整改难度大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攀升。
授之以渔,“指导手册”提供“解决方案”
“在整个闭环管理的过程中,文明办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崇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孙鹏说,为帮助街道、部门提高问题的整改效率,区文明办靠前一步,开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重点任务提示单和各街道、部门文明城市指标任务清单,告知基层近期重点做什么、怎么做,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指导手册”。
“春节过后,返程居民携带鸡鸭等活禽,极易造成小区家禽养殖现象回潮”“梅雨季节,宣传橱窗受潮发霉,公益广告污损率提高”“XXX街道XXX区域流浪犬只数量有所增加”……翻开今年以来的崇川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重点任务提示单,可以发现提示内容涵盖了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的方方面面,并附带了详细的处置建议和达标标准。
重点任务提示单是共性任务,而各街道、部门的指标任务清单,则是针对具体问题形成的个性化任务,“定位”到小区楼道保洁不到位、工程车占绿停放等小细节。这样的点面结合,让问题能及时被“筛”出,争取一个不落。今年以来,崇川区文明办已经发布共性任务提示单8期,个行化任务清单4期。
崇川区都市夜景 彭常青 摄
“经过近一年的闭环管理实践,我们发现,脚踏实地地‘回头看’,让全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的行动率、整改率同步双升,问题回潮现象逐步减少。”孙鹏说。接下来,崇川区将进一步缩减问题的回访周期,加大回访频次,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度和效能,让广大市民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切实获益,让城市更加美好。
现代快报+记者 严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