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输血”+“造血” 泰州产业扶贫铺就致富路

精准扶贫,产业是根;脱贫致富,就业为本。泰州兴化市垛田街道精心谋划,把促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努力为建档立卡户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困难群众的务工收入,既“输血”更“造血”,增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淡水渔网地笼编织是泰州兴化市垛田街道戴家村的传统产业,远近闻名。戴家村现拥有规模生产大户近30户,家庭代加工散户近900户,螃蟹笼、对虾笼、河虾笼、百脚笼等渔具产品畅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国外,年销售在亿元以上,渔网产业成为了促进村民增收的“发动机”。

      在戴家村村民冯大娘家中,记者看到她正熟练地忙着编织渔网。这是村里为解决她家的实际困难,帮助协调的一份在 家中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制作地笼,渔具厂家定期上门送原材料和回收成品。“每天在家正常工作也能挣得100多元的收入,既挣了钱,又方便照顾患重病的丈夫及照料上小学的孙子,同时又不影响干农活、做家务。”看着现在的好日子,冯大娘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戴家村,像冯大娘这样通过自己双手脱贫的对象并不在少数。因为渔网产业,戴家村呈现出一幅“人勤好致富”的美丽图景。“每天百十元钱,一个月也能挣个3000多元钱,熟练手每月能做到5000元,做得快的每月能达到6000元收入。” 在得胜湖渔具厂上班的戴家村村民黄大娘说。

      在许华虾笼门市部,一车虾笼成品已装车,正准备发往合陈镇。“随着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现在村里闲人少了,打麻将的少了,大家都有事情做了,口袋也富起来了。”许华向记者说道。

      结合产业特点和低收入户的实际情况,戴家村通过积极协调、指导帮扶,让不少困难群众在渔网产业链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活计,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目前,戴家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02户194人已全部脱贫。



      让低收入户拥有稳定收入,从根本上拔掉“穷根”、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这也成为垛田街道王横村的生动图景。王横村是有名的脱水蔬菜生产加工集散地,全村香葱种植面积4000多亩,脱水蔬菜加工企业数量较多。因地制宜,王横村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发挥企业的力量,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江苏顶能食品有限公司是垛田街道一家专业从事脱水蔬菜和调味品开发、生产、经营的自营出口企业,年加工香葱约1000吨,拥有香葱种基地1700多亩,企业主要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对种植户实行托底价收购,助力低收入户脱贫增收。

      “我们和农户之间有协议价格,当市场价高于协议价格,我们会按照高于协议价格的价格给农户,低于协议价格的时候,我们按照协议价格给出,这样保证了农民的收益。同时,公司良好的发展态势也有效吸纳了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在镇、村对接下,公司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在用工方面为建档立卡户开绿灯。”江苏顶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盛说。

      除了种植香葱增加收入,垛田街道还从企业布局上精心谋划,把促就业、拓岗位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帮助建档立卡户在企业就业,引导他们融入香葱产业发展链条,实现脱贫增收。目前,王横村约有70%的人员从事香葱种植加工(产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全村76户建档立卡户实现脱贫致富。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