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曹雪芹“拍了拍你”:读过《红楼梦》,就会说南京话



“妈妈”“嗳哟”“晓得”“巴不得”……在南京,这些口头禅式的方言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听久了,还常常会被带节奏。

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红楼梦》的大观园里,上至贾母、贾政、宝玉、宝钗、凤姐,下至鸳鸯、平儿、做粗杂活计的婆子们,个个都是南京话十级选手。很多藏在故事里的南京话,有趣又富有深意。

今天文脉君总结了一份南京话考试题(提高班),一起来做做吧!

1

“歪”是啥意思?



有句话说的好,最好的爱情就是闲情。大宅门里的少男少女们,打打闹闹、嗔嗔笑笑,每天过着赏花、看月、吟诗的日子,拥有着最纯粹的快乐。
第十九回里,宝玉去找黛玉玩,却看黛玉懒懒的要睡,于是干脆靠着她,“我也歪着。”“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罢。”这样的暧昧桥段在书里还有很多,你不跟我玩,我就陪你一起睡,就像孩子们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没有意义,却有意思。猜猜这里的“歪”是啥意思?
A.一起睡觉
B.一起聊天
C.一起数星星
D.一起躺着

答案:D


解析:《红楼梦》中,曹雪芹非常喜欢用“歪”字表述人物状态,表达胸臆。“只见鸳鸯歪在床上看袭人的针线呢。”“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鸳鸯“歪”的是趣味,黛玉“歪”的是悲情。如果仔细看书,还会发现,曹雪芹写“歪”字的地方,大都出现的是南方的床,而写“躺”的时候,则是北方炕。



2

南京话百搭之王:多大事啊

要说贾府里情商最高的女子是平儿,那情商最高的男子非贾芸莫属。
第二十四回讲到贾府有一个旁支子孙叫贾芸的,18岁精神小伙一个,很有经商头脑,为了拿下大观园绿化工程,偷偷地给贾琏送礼,为的就是讨好王熙凤。但王熙凤何等聪明的人啊,一猜便知这厮什么心思,冷笑说:“你们要拣道儿走么!告诉我一声,多大事啊,还值得耽误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树、种花儿,我正想找个人呢,早说不早完了?”王熙凤这几句话讲得明明白白,你就应该直接找我,多大事啊?
A.没啥事
B.没啥可计较的
C.我觉得你要搞事情

D.摊上大事

答案:B


解析:“多大事啊”几乎是南京人的口头禅,在南京人看来,再大的事都不是事,天没塌,总能把一切盘活了,不用太计较。这就是典型的“南京大萝卜”精神。

“多大事啊”里还藏着很多人情百态。王熙凤“随嘴一搭”,是想告诉大家,我也不是那么斤斤计较的人,你有什么想要的直接和我这个“大当家”的说,把贾府中的关系摆明了。

3

吃吃喝喝不分家



南京人自古以来注重吃,永和园的黄桥烧饼、蒋有记的牛肉锅贴、六凤居的豆腐涝……红楼中单是“吃”字,就出现过400多次,就连第一次来贾府的刘姥姥少不了吃吃喝喝。周瑞嫂子笑着引刘姥姥进屋,命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并一一向刘姥姥介绍家里的人物。那么这里的“吃”是啥意思?
A.吃饭
B.细嚼慢咽
C.喝着
D.狼吞虎咽

答案:C


解析:在南京老门东、老门西,随便找一户人家,都会告诉你,南京话的“吃”包括了喝。比如吃茶、吃酒、吃牛奶,为什么这么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因为南京方言中的“喝”和“活”同音,如果别人不想喝不下了,南京话读起来就是“不活了”,有点犯忌讳,于是就说不吃了。

4

叉会腰,拿会大

第五十四回说道,一大家子在院里听戏,贾母一边听曲一边撒钱,开心地像个地主婆,但这一抬眼看看宝玉身边,咋单单袭人不在,就问:“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儿出来。”于是媳妇王夫人忙回老夫人:“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注意,这里的“拿大”一词,是不是有些陌生,放在语境里再品品,来,猜猜啥意思。
A.瞧不起
B.能拿注意
C.显摆
D.不管什么,总能拿到最大的那个

答案:C


解析:“拿大”就是显摆、自以为是的意思。爱孙心切的贾母就公开指责袭人“拿大”,其实说袭人“拿大”的更深层意思是说她的儿媳王夫人不把他这个老太君放在眼里。这里,贾母公开指责袭人“拿大”,看似有些小题大做,其实则透露了对儿媳妇王夫人私下捣鬼的不满。一个南京方言词汇的应用,却把书中人物斑斓内心世界展露无余!

5

扬子鳄:谁说我长得像癞头龟?

《红楼梦》中儿女众多,丫鬟杂役中也不乏出彩的人物。厨役柳嫂子的女儿柳五儿就是其一,天生漂亮,颜值和平儿、鸳鸯、袭人这些人差不多,和宝玉的丫鬟芳官是好朋友。一次,芳官把宝玉喝剩的玫瑰露送给五柳儿,却没想到因此引祸上身。被素日仇家老妈子知道,诬陷是偷的,还好有平儿相助,还了五儿一个公道。

第六十一回说道:平儿听了五儿的事,笑道:“这样说,你竟是平白无辜之人,拿你来顶缸的。”虽然这个词在整本书中出现不多,却成了“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一回重要的源引。快想想,薛宝钗和林黛玉那集讲了什么?

A.顶撞
B.顶替
C.顶着
D.放前面

答案:B


解析:明代,南京沿江两岸一带的堤坝经常发生崩溃,朱元璋派人去查,查到的结果是有“猪婆龙”作祟,“猪婆龙”是个啥子东东?其实就是扬子鳄。但因为“猪”与“朱”同音,所以派去的人就假称是“大鼋”(鳖的一种),并用无底的缸来抓大鼋,于是有了这句谚语,比喻嫁祸于人的意思。

6

谁还不是个“我的儿”



第九十八回:这回讲到黛玉魂归离恨天,众人悲怜,宝玉疯痴,而新妇宝钗成了夹在这场悲剧中最尴尬的人。宝钗被贾母叫到身边,见贾母满面泪痕,递了茶,才问道:“听得林妹妹病了,不知他可好些了?”贾母听了这话,那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因说道:“我的儿,我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宝玉。都是因你林妹妹,才叫你受了多少委屈。你如今作媳妇了,我才告诉你。这如今你林妹妹没了两三天了,就是娶你的那个时辰死的。如今宝玉这一番病还是为着这个,你们先都在园子里,自然也都是明白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但“我的儿”是啥意思?指的是谁呢?
A.我的孩子
B.贾宝玉
C.薛宝钗
D.林黛玉

答案:A


解析:“我的儿,挨吃过啦”“我的儿哎,帮妈拿个东西”“我的儿,别玩那个手机来!”在南京人家里,几乎每天都要听到这种叫唤,但凡把“儿”字拉长,拖着长长的尾音,且音调一仰,你大致就知道了,这个老母亲又要搞事情,不是叫你收衣服,就是铺被子,再不然就是催你赶紧把饭吃了。长辈不会真的撒娇,拉长个尾音唤一声“我的儿”让你自己体会。曹雪芹当然也是谙熟此道,将这一称谓在书中广泛应用。

7

“一裹脑子”,念起来带感

说红楼,就不得不提这全书最重要的一个人物,王熙凤。从她嘴里蹦出来的俗语俚语层出不穷,新鲜热辣。这回说到给下人们发工资的事情上,王夫人借着给玉钏双份月例的当,顺带问平时发工资有没有克扣的。王熙凤平时收礼收到手软,包庇怠慢自然很多,被打小报告也是必然的。刚从“会议室”出来,王熙凤就破口大骂,“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娼妇们,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看把你们能的,老娘还在呢,那个咬牙切齿的劲,是不是真有点要人脑袋的意思?
A.要命的
B.统统、全部
C.表达生气的一种语气词
D.皮都紧点

答案:B


解析:如果连“一裹脑子”都知道的人,不是地地道道老城南,就是脑子非常聪明的小可爱。“一裹脑子”就是总共、统统、全部的意思,它还有很多别的写法,比如“一塌刮子”“一古脑子”等。“把昨天的事情忘记得一塌刮子精光!”普通人听着可能觉得有些奇怪,总共就总共,干什么前面还要加这几个字?最土的南京方言,往往是表达程度,一种语气,看着奇奇怪怪,念起来却很带感,这或许就是方言的魅力。

8

黛玉怼天怼地怼空气



《红楼梦》里谁最会diss人?林黛玉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
第五十七回里说到紫娟心疼黛玉的痴情,于是用“姑娘要回苏州了”来试探贾宝玉,结果宝玉听到心都碎了大病一场,这下总算放心了。
黛玉心里知道紫娟为她好,嘴上却不饶人,“你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
紫鹃回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著热的人?”
哎呀妈呀,嚼蛆,听着就浑身起鸡皮疙瘩,猜猜啥意思?
A.乱说、胡闹
B.比吃了蛆还难受
C.多管闲事

答案:A


解析:《红楼梦》里最有才情的是林黛玉,最美最柔软的是林黛玉,最脆弱的也是她。她总是把自己的身世看的太重,也成为了她心里最痛的刺。“嚼蛆”一词,据统计,从黛玉嘴里说出来有三十余次,听起来很歹毒,但也反映了她的尖酸刻薄都源于她的缺乏安全感,需要用满身的刺来保护自己。“嚼”字在南京话里还有很多别的搭配,比如大家常听的嚼舌、嚼舌根等,这个动词的感觉,就好比气得浑身发抖,但要憋着,然后用一句话来骂你,力量十足,让对方知道厉害。

好书推荐



《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
樊斌   著

2020年6月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特别感谢《<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作者、专栏作家樊斌对本文的贡献

文 |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宋经纬 郑文静

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供图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