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去年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2020年南京将再实施33项河道提升整治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徐苏宁 实习生 陶佩池 文/摄)6月3日,南京市举行长江大保护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主题为“水环境综合治理”。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南京22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100%优良,位列全省第一。今年南京将再实施33项河道水环境提升整治。


全省第一!22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100%优良

“我市纳入省高质量发展及省水十条考核的7项水质目标任务均顺利完成。”发布会上,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文青晒出了2019年水环境考核成绩单。

他特别介绍,2019年,纳入省高质量发展考核的水环境指标共两项:一项为共性指标,即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优良比例,南京22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100%优良,位列全省第一;另一项是个性指标,即金川河、外秦淮河、北十里长沟东支消除劣Ⅴ类,南京也高质量完成考核任务。

今年以来,南京水环境质量也保持稳中有升。李文青说,截至今年5月份,南京市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省控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市控入江支流消除劣Ⅴ类比例已达到95.24%,水功能区达标率为98.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逐月100%达标。

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南京经验”。比如,创新责任机制,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书记版环保状”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抓治水的责任体系;用好区域补偿,落实“史上最严”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2019年收缴补偿资金近2亿元左右,建立起治水工作倒逼机制,等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如何进一步在提升水环境质量做出保护长江的“南京贡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也晒出了小目标:将全力以赴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国考省考重点水体水质稳定达标,水质不下降;市控入江支流全部消除劣Ⅴ类;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让南京的水环境质量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月底前开工,2020年计划再实施33项河道提升整治

发布会上,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徐小春介绍,2018年—2019年,南京共完成180项河湖水环境整治,内秦淮河、南河、南湖、月牙湖等一些河湖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良好水生态环境,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针对部分水质不稳定的河道、暗涵等薄弱环节,今年计划再实施友谊河、沙洲西河等33项河道水环境提升整治,将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畅流以及滨水景观提升综合措施,整体改善河道水环境,现已基本完成各项目审查审批等前期工作,计划6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

南京共有28条入江支流,入江支流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南京将加快改善入江支流水质。目前,年度计划实施的外金川河宝塔桥段环境提升项目已基本完成,外秦淮河下游段13.3公里清淤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北十里长沟东支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EPC+O招标,施工已进场。

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全市已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59座,总处理能力255万吨/日,为进一步提升处理能力,当前正在实施14座83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扩建,目前,铁北、桥北等4座(总规模36万吨/日)已在通水试运行,其余10座正在加快建设实施,至2020年底,将实现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15年的200万吨增加至300万吨的跨越。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徐小春提到,南京将充分发挥好全市3011名各级河长巡河、护河和保护改善水环境作用。


着力打造“水系流域花园”,秦淮区今年向全域IV类水迈进

秦淮因水得名,因水而兴。秦淮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还建军介绍,秦淮水环境治理启动早、速度快、标准高,第一时间定下了“2016年基本消除黑臭,2017年全面消除黑臭,2018年完成雨污分流,2019年消除劣V类,2020年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具有秦淮特色的“水系流域花园”。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辖区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入江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以“三湖六河”为核心的水系流域花园渐行渐近,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发布会上,还建军用四个“最”来形容秦淮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

一是“最核心”的水质指标由普遍黑臭到持续向好,全区先后消除了黑臭和劣V类,今年更是向“全域IV类水”笃定迈进。同时,拆除河道蓝线范围内违建等2,800多处,合计面积约10万平方米,首次实现沿河步道80公里全线贯通。坚持截污治本,完成排口整治343个,滚动式建设片区雨污分流,实现了由合流制向雨污分流全覆盖的转变。

二是“最秦淮”的水名片由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精品工程不断涌现。2016年以前,提起秦淮水名片,大家能想到的可能只有“十里秦淮”。在新一轮治水工作实施后,清水塘率先成为全市标杆,之后,月牙湖、内秦淮河、玉带河等一大批精品工程相继面世。三是“最艰巨”的治水瓶颈由抽丝剥茧到驾轻就熟,实践创新打破常规。打破以往重建设轻管理的瓶颈,编制《秦淮区河湖管理制度》,全方位、立体式为全区河湖管理提供指导。四是“最确幸”的治水氛围由“星星之火”到“全面燎原”,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

鼓楼区使用“南京河长”App,线上线下双巡河

鼓楼是南京的中心城区,区内水系丰富、河沟水体纵横,是南京山水城林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全区54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27条河道,全长56公里。2018年开始,按照“水中岸上、系统治理、建管并举、稳定达标”的工作思路,重点组织实施水环境整体提升工程,巩固消黑成果、挖掘治水潜能,着力提升区内河道整体水质。经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鼓楼区外秦淮河三汊河口、金川河宝塔桥两个省控入江支流断面实现逐月稳定达标,水质稳定保持在V类以上。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鼓楼区副区长何建介绍,鼓楼区将“河长制”作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抓手。使用“南京河长”手机App工作平台,线上线下双巡河,实时监管参与河道治理;开办 “小鼓治河”微信公众号,引导全民爱水护水;打造“最美河长”名片,组织全区“最美河长”评选,全方位提升河长制工作影响力。建立“企业河长”机制,聘任36名企业河长共同管河护河;建立“专家河长”机制,与河海大学战略合作,利用驻区高校人才、技术优势,聘任24名专职“专家河长”,集智攻关治水,走出了一条中心城区从“河长制”到“河长治”发展之路。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