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走进乡村看小康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盐城小渔村端上“生态金饭碗”


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振军 文/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连日来,盐城东台市弶港镇巴斗村沉浸在喜庆喜悦的氛围中,村党总支副书记叶勇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里的这段论述读了一遍又一遍,并深印脑海,形成了振兴渔村的方案和举措。


△ 美丽的巴斗村 孙华金 摄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巴斗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条子泥区域,受益于申遗成功的影响,昔日的小渔村端上了“生态金饭碗”,完成了加速腾飞的蝶变,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和“省人居环境创建示范村”等称号。

热闹!小渔村里来了大城市游客

    7月7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乘车沿着黄海森林公园的大道一直向东,海的味道越来越浓。不远处,能看到各种鸟儿,它们或展翅高飞,或俯冲捕鱼,或滩头嬉戏。细雨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巴斗渔乡”,在渔民之家,耳边突然传来高亢的号子声。走近一看,20多名渔民打扮的中老年人,正给旅游团表演。


△ 巴斗村文工队在表演节目

    虽然没有专业舞蹈演员们熟练,但大爷大妈们格外投入,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游客们也毫不吝啬,送来了阵阵掌声。“这样的表演才有海的韵味,更加真实、原生态。”来自上海的游客洪女士一边拍照,一边给表演者点赞。

    “我们曾经都是渔民,现在是巴斗村文工队的成员,正在表演的是弶港渔民号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工队队员陈长英已经69岁了,但精神抖擞,“现在村里的环境好了,大家的生活条件也好了,不需要出海捕鱼就能挣钱,退休了还能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

    据统计,每年有30多万人次前来巴斗村旅游。如今的巴斗村,由特色渔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原始风貌的海边风情景点,串联成一条3公里长的旅游观光线,吸引了浙江、安徽、上海以及苏南等地的大批游客,催生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变化!从“靠海吃海”到“养海护海”


△ ”巴斗渔娘”饭店老板祁兰芳 受访者供图

    每天天不亮,“巴斗渔娘”饭店老板祁兰芳就早早起床,精心准备一天的食材。“文蛤、虾仁、蟹肉都是我们海边的特产,现在生态好了,海鲜更加美味。”她做的“巴斗三鲜包”已经成了网红食品,吸引了周边城市的食客,还经常邮寄到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忙的时候一天营业额超过3万,‘巴斗渔娘’已经注册了商标。”

    巴斗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东流入海夹带的泥沙,经太平洋环流的顶托,三水汇集,同时一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赋予了当地海产品特殊的生长条件,捕捞上市的鱼、虾、蟹、贝,享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为保证贝类食材和鱼虾食材的选用,该村在渔民、渔船中,明确了采贝专业队和捕捞专业船,让游客品尝到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天下第一鲜”。


△ 美丽的巴斗村 孙华金 摄

    巴斗还是一个红色渔村。“起锚地饭庄”负责人祝智前以前在村里担任村干部,他说,巴斗村是中国人民海军起锚地,他就以此给饭庄命名,游客们在品尝美食时,他做起免费导游,讲解巴斗的红色文化,通过村里的前后对比,让游客知道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随着申遗的成功,各地来此的游人络绎不绝,我村新发展海鲜饭店15家、民宿12家以及各类海鲜特产店,在这里看海潮、观海鸟、品海鲜,住渔家、享渔趣、游渔村,已成为巴斗乡村旅游的特色和品牌。”村党总支副书记叶勇介绍,巴斗党总支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发展新型富民强村之路,引导渔民群众从“靠海吃海”向“养海护海”、生态发展转型。如今,巴斗村民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践行着生态保护。


△ 美丽的巴斗村 孙华金 摄

希望!昔日小渔村成绿色转型典范

    巴斗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东台条子泥内,东临黄海,西接国家级黄海森林公园。“两百多年前,巴斗浅海区潮起潮落,来此谋生的巴斗先人以杂树芦苇搭棚,把贮粮笆斗翻过来当桌,人们就把在笆斗上吃饭叫作‘笆斗饭’,村子因此得名巴斗村。”说起村名的来历,叶勇兴致勃勃。

    叶勇说,以前村里以渔业生产为主,是面貌滞后的小渔村,两年前申遗成功,彻底改变了村民们以“围垦滩涂发展经济”的现状。现在村里退养还湿、减船转产,加快文旅融合,释放巨大的旅游红利,发展成滩涂养殖、土地承包、旅游开发等多元化业态,去年村人均纯收入达4.6万元。


△ 美丽的巴斗村 孙华金 摄

    当天,现代快报记者走进雨后的巴斗村,一幢幢造型别致的民房,散布在绿树鲜花丛中,这些房子的外墙上,绘着大海、帆船、鲨鱼、贝壳、海星、海葵等图案,当地人称它为“海景房”。自申遗成功以来,巴斗村人不仅端上了“生态金饭碗”,更吃上了“绿色饭”,2021年还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在推进生态文化村建设的实践探索方面有了卓越的工作成效,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的典范。

    坐拥世遗地,满眼尽生态,我们将统筹应用好“海、滩、堤、船、桥、车”等地域特色资源;教育引导好渔民守护好 “百沙洲”“海洋蓝”;组织民间艺术团创作《海洋蓝》《滩涂美》《巴斗情》等节目;在今后五年内,村集体资金保持在年增20%的幅度,村民人均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在叶勇心里,一张更加美丽的渔村蓝图正在悄然铺开。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