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快快评|带孩子搬砖治厌学,苦累教育=万灵药?



前有妈妈让女儿街边捡垃圾,后有爸爸让儿子工地搬砖。为了让熊孩子好好学习,家长们也是煞费苦心。

近日,一位杭州爸爸因带儿子在建筑工地体验搬砖走红。儿子有了厌学情绪后,父亲便让他尝试了几天的搬砖工作,并用视频记录了下来。

视频中,只见儿子瘫坐在地上,满脸泥沙。父亲问:" 累不累?" 儿子说:" 累!" 父亲又问:" 读书好还是干活好?" 儿子赶紧点头说:" 读书好,读书好。"

和这位父亲采用的方法相似,前不久,山东的一位母亲让女儿捡起了垃圾。在陪女儿捡了两个小时的垃圾后,女儿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

两位家长用心良苦的背后,是苦累教育。让孩子感受生活不易的同时,激发孩子学习的 " 内在动因 "。但这种方式,能从根本上治愈厌学吗?并且对所有孩子都适用吗?

不可否认,选择苦累教育,是许多家长的无奈之举。

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们采取各种战术。比如,辅导孩子学习时," 一对一 " 盯防,但孩子总以各种理由不配合——累了、渴了、饿了,磨蹭,罢写 ……

在肾上腺素多次飙升之后,家长又 " 修炼 " 出自我安慰大法:气大伤身,不值不值 …… 稳住,稳住,亲生的,亲生的 ……

但是,这种自我安慰方式似乎只能缓解家长的焦虑,孩子的厌学情绪并未得到缓解,亲子之间的关系往往更加 " 魔幻 "。

各种战术尝尽,无计可施的家长们不得已尝试感同身受式苦累教育。

带你去捡垃圾、扫马路、工地搬砖 …… 一个宗旨就是,你累我也累,你吃苦我和你一起吃苦,以此感动你,感化你。

不过,如此的感化,达到的效果能持续多久?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的确,教育来源于生活,但前提是长期的耳濡目染,身教言传。

孩子毕竟是孩子,多有 " 忘性 "。试想,让一个孩子偶尔捡个垃圾、搬砖,当时可能是信誓旦旦,但之后呢,看到 iPad 或游戏时,又忘得干干净净。

短暂苦累式教育并不是 " 万灵药 "。

让孩子感受幸福的同时,也感受生活中的疲惫和艰辛无可厚非。但几天的浅尝辄止式苦累教育,对一些家长和孩子来说,只是一时情绪化的产物。

ZAKER 南京 评论员 灵灵幺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