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村民朱光绸的幸福生活:青山绿水之间是我家

现代快报讯 在村干部眼里,村民吴汝声和朱光绸夫妇的家有点“落后”,因为他家没建别墅。

这对夫妇的家在福建三明永安市洪田镇湍石村,这里地处闽西山区。11月27日上午,吴汝声开着他的红色两厢轿车,带现代快报记者去他家里做客。


△吴家的房子

“我们村‘双车配置’的很多”

山路曲折蜿蜒,但都是双车道的柏油路,很平缓。“原来是砂石路,2004年改成水泥路,2018年又修了柏油路。”吴汝声熟练地打着方向盘,聊了起来。




△湍石村漫山遍野都长满了毛竹

满山都是苍翠的毛竹,中间点缀着米白色的别墅,都是湍石村村民的。几个转弯后,一处灰顶白墙的院子出现在山脚下。院子占地约两亩,背靠青山,门前一条小溪流过。“这就是我家。”吴汝声说。东侧的房子看起来很新,米白色的外砖,门廊里立着两根高大的灰色大理石罗马柱。“180平米,五室一厅。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工作,现在就我们夫妻和我老母亲住。”


△吴家的房子

一辆三菱越野车和一辆轿车停在院前。“是我堂兄的。”吴汝声解释道,他的越野车停在旁院。这里本是吴家的祖宅,目前是吴家堂兄弟合住,每家都有两台车。“越野车用来上山挖笋,轿车平时代步,另外还有一台摩托车。在村里,几乎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双车配置’”。

每晚开车去跳舞

一个穿粉色外套的中年女子走出房子,向记者打招呼。她是吴汝声的妻子朱光绸,脸上化着淡妆。“她每天都要化,日子好了,就要美美的嘛。” 朱光绸给丈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她带记者参观起他们的房子。“是2014年翻建的。不是建不起别墅,我们就喜欢住平房,住院子。”夫妻俩都喜欢传统的生活,所以没有像弟弟那样搬进城里。“山里水好空气好,我们俩48岁了,很少生病,有个头疼脑热的,每个村都有医疗所,镇上也有卫生院,并且都有医保,一般看次病只花几块钱。”


△朱光绸酷爱跳舞 受访者供图

唯一让朱光绸觉得不便的,是和村民们的交流。村民们的房子都散布在山间,走动起来实在有点远,大家就自发地每天晚上去村幸福院(记者注:老年活动中心)跳舞,也顺便聊聊家常。朱光绸就开着车去跳舞。


△朱光绸 受访者供图

朱光绸擅长健身操、民族舞,还会瑜伽。“她在村里免费教大家跳舞十几年了。” 吴汝声看着妻子笑着说。湍石村每年春节都举办联欢活动,朱光绸和姐妹们的表演总是赢得满堂彩,她还经常去城里表演,甚至上过2018年永安市春晚。


△湍石村每逢节日都举办联欢活动 受访者供图

“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嘛,所以能专心跳舞。” 吴汝声说。

把毛竹当菜种,收入增了四倍

吴家的生活质量提高,是靠着100亩竹山。三明林业改革前,吴家和很多村民一样,只能靠卖毛竹为生,“一亩就卖400多元,竹子都靠自然生长,销路也不稳。”2002、2003年林改开始,政府请来专家现场指导,“把毛竹当菜种,科学培育”。


△吴汝声在挖冬笋

“我们当时一听,觉得很好,况且政府还有补助。” 吴汝声说,不光化肥有补助,挖一个贮水池加配齐设备要10000元,政府会补助一半,而一个贮水池就能灌溉30-50亩毛竹。


△收获竹笋 受访者供图

村民们按照政府的指导,开沟施肥、引水灌溉、防治病虫害、科学培育笋竹和两用林,毛竹、冬笋、春笋产量飙升。林改后第一年,亩产值就从原来的400多元增加到2000元左右。吴汝声家的100亩竹山,每年产值约20万元,去掉成本,还有十四五万元的纯收入。

采访结束后,吴汝声开车送记者去村部。路边成行的三角梅开得正旺。“你看,这绿化多好看啊,但没要我们村民出一分钱。”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常毅 张瑜/文 赵杰 刘畅/摄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