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一个人,一座城,在文物中寻觅张謇的家国情怀



11月12日,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总书记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言犹在耳。来到位于濠河之滨的南通博物苑,张謇塑像立于庭院中央,神态坚毅果决、踌躇满志;两株先生手植的藤萝仍绿意盎然,恰似其不泯的风骨。在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的引领下,我们透过一件件珍贵的馆藏文物,再度走进了那段传奇的历史。



状元办厂,走上实业报国之路

1903年,张謇东渡日本,观摩日本第五届国内劝业博览会,对其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考察,亲身感受到明治维新带来的日本社会发展。这一时期张謇写下的《癸卯东游日记》详尽记录了此行的所见所感,后来这本日记由南通州翰墨林书局印行,成为晚清重要的域外游记。




张謇《癸卯东游日记》

张謇《癸卯东游日记》


如今,透过泛黄的纸张、略有残损的书页,我们仍能感受到密密麻麻的铅字背后,张謇亲睹日本强大后愈加迫切的救国济民心理。博览会上,日本“聚其国内所产制物品,分列农业、园艺、林业,水产,矿冶,化学,工艺,染织,工业制作,工艺机械,教育学术,卫生、经济、美术及美术工艺为十门”,展现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高中的完整教育体制已经形成,学科设置注重均衡发展,工业学校的细菌室里,购自德国的显微镜“可自五十倍至一千三百十五倍,以视极微茫之肺病了然莹澈”……在张謇看来,“政府有知识能定趣向,士大夫能担任赞成”,举国上下“孜孜矻矻、心慕力追”,是日本明治维新仅30余年就天翻地覆的重要原因。

“东游日本期间,张謇‘实业教育迭相为用’‘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他提出‘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以儒家士大夫‘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奔走在实业救国的道路上。”杜嘉乐说。

事实上,早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这位晚清状元就萌生了“跨界”办厂的念头。“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张謇日记里的这两句话,书写时笔触格外顿挫有力,可见其椎心泣血。几经奔走后,1899年,拥有2.04万纱锭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由于张謇是“文章魁首”,大生纱厂便以“魁星”图案作为商标,当看到那“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朴拙设计,参观者们忍不住会心一笑。


大生纱厂《厂约》

大生纱厂《厂约》


博物苑珍藏的大生纱厂《厂约》和股票是中国近代企业制度发展史上“大生模式”的生动阐释。《厂约》阐明了纱厂的办厂宗旨是“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规定了一套章法严明、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由张謇亲手书写的《大生机器纺纱厂股票》是中国最早的股票之一,同样体现了状元办厂的世界眼光:以招股集资的方式灵活变通,“一介寒儒”走上了实业报国之路。


大生机器纺纱厂股票

大生机器纺纱厂股票


厂房鳞次栉比,荒凉冷清的唐闸变成兴旺发达的工业区;纱厂车间里,自英国购进的新产纺纱机有序运转;铺设铁道、疏浚河道,“大生”建设起自己专属的水路运输设施和工具……南通博物苑里陈列的一幅幅黑白照片,拼凑起“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的繁盛情景。杜嘉乐介绍,张謇早就有了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自觉意识:纺纱时剩下的棉籽可以用来榨油,于是开设了榨油厂;油渣可以制作肥皂,于是建成了肥皂厂;面纱需要用面粉来浆洗,索性建了面粉厂;在垦区“就地取粮”建造颐生酿酒公司,颐生酒摘下意大利万国博览会金奖……这条精密衔接的循环产业链,令后人赞叹不已。

教育为本,激励“人人肩上各自担起”

张謇在家中排行老四,老南通人习惯把他称作“四先生”,“先生”亦是对师长的敬称。张謇一生兴办或捐助了300多个不同学制、不同门类的学校,创建了从学前到高等学校乃至特殊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大多数南通人都曾在张謇创办的学校里读过书——这一声“先生”,张謇自然担得起。



父教育而母实业,以实业利润反哺教育,教育在张謇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寄寓着他深厚的家国情怀。“《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条陈立国自强疏》中这样反思:‘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他还提出,‘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之竞争也;农工商之竞争,学问之竞争也。’这样的观点在当时不可谓不振聋发聩。”杜嘉乐说。

办学过程中,张謇时刻不忘将拳拳爱国之情传递给学生们。1903年4月27日,由张謇亲手创立的通州师范学校正式开学,在开校演说中,张謇以宋代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激励学生,鼓励他们为民族图强奉献力量。作为我国第一所独立开办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与南洋公学附设师范院、京师大学堂附设师范斋一同被公认为中国师范教育肇始的三大源头,张謇为该校确立的“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八字校训,也由此成为泽被后世的精神遗产。

一幅幅珍贵的影像定格了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诸多断面:三两个通州师范学校学生戴着斗笠奔忙于田间,这片农场专为师范生进行农业实习而设,分为农艺、园艺、畜牧区,温室、凉棚、鸡埘一应俱全;当地第一幼稚园里,凉亭、秋千、草坪为儿童提供释放天性的空间;身穿长裙、挽着发髻的师范女学生们正在练习洗濯、烹饪,忙得不亦乐乎;纺织专门学校门口,悬挂着张謇手书的著名校训:忠实不欺,力求精进——想必也是张先生谋划实业时的一句自勉。


镌刻着张謇《家诫》的石屏风

镌刻着张謇《家诫》的石屏风


“我之爱子孙,犹之古人也。爱之而欲勉之,以进德而继业……”在一面镌刻着张謇《家诫》的石屏风上,我们读到了张先生希望子孙后代勤于自勉、清白为人、永葆基业的良苦用心。杜嘉乐说,2015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特意在首页位置登载了这段家诫,用来勉励党员干部,堪称“警言流芳”。

造福乡梓,将南通建成“人间的天堂”

在张謇看来,除了兴办实业、教育外,社会公益也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方面。杜嘉乐说,张謇所指的社会公益,包括社会教育、慈善事业等各个方面,“他希望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的素质不断地得到陶冶和提高。”

南通博物苑馆藏的“博物苑观览证”记录了这座中国人创办的首家公共博物馆的悠久历史。1902年,张謇在通州师范学校的西侧建造了一座植物园,供学生们作为实验场地。几年苦心经营,张謇又于将植物园建成为博物苑,设中馆、南馆、北馆三座建筑,陈列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和美术作品。室外的空间则建为花圃、假山、亭阁、水榭、鱼池。一个“苑”字,道出了张謇的深切用心,这里是中国古代苑囿与现代博物馆的结合,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科学内容,乃文化荟萃之地。


博物苑观览证

博物苑观览证


“最初,南通博物苑是配合师范学校教学的附属机构,但开放之后,吸引来的人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纷纷涌入博物苑参观。张謇因此修改了《观览简章》,制作了观览证牌,这件‘观览证’保存至今,成为我国最早的参观门券。”杜嘉乐介绍,从那时候起,南通博物苑就很好发挥了社会公共教育的作用。另一件馆藏文物《南通博物苑品目》见证了博物苑发展的脚步。地柏、蒲葵、方足币、方首刀……这份编印于1914年的目录上显示,当时博物苑的文物和标本,按照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共有2973件之多。


《南通博物苑品目》

《南通博物苑品目》


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兴办博物馆只是张謇在南通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一小部分。他这样阐述实业、教育、慈善三者之间的关系:“窃謇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时,惟赖慈善。”他把慈善事业看做自己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理想的重要补充。

在南通博物苑的展厅内,老照片还原了张謇在南通留下的桩桩义举:他主持建立了医院、育婴堂、养老院、残废院、栖流所、济良所、贫民工场、聋哑学校、游民工厂等慈善公益机构。育婴堂内,弃婴各得所养,婴儿养至7岁后,送入幼稚园,然后再送进学校培养;设在南通城西门外的栖流所,专收在社会上流浪的乞丐,传授其谋生技能,使其自食其力;张謇在南通、东台、仪征三地创办的贫民工场,收留盐区贫民,将他们分别培养为木工、织工、漆工等。

杜嘉乐介绍,张謇兴办种种社会慈善机构,基本都由自己出资,1912年他过完60岁生日后,拿出了朋友们送来的贺寿之金,在南通城南兴办养老院,收养大批生活无着的孤寡老人。养老院建成后,建设费用和日用开销全部由他一人承担,甚至孤老们去世后的棺敛安葬,也由张謇出资料理。


张謇在南通兴办的社会公益机构

张謇在南通兴办的社会公益机构



张謇在南通兴办的社会公益机构

张謇在南通兴办的社会公益机构



张謇在南通兴办的社会公益机构

张謇在南通兴办的社会公益机构


在张謇的主持下,南通社会和谐、安定祥和。当时的一篇英文版张謇传记这样描述南通的情景:“美国的流浪汉、欧洲的醉鬼,这些街头熟悉的身影和其它令人不快的事情在南通州是没有的。这里的工厂、农垦工程、公路建设项目有效地吸引了所有的劳动力,而余下的老弱病残则被张謇帮助设立的慈善机构很好地照顾起来了。”日本人内山完造将南通形容为“理想的文化城市”,《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评语赞南通是“人间的天堂”。

濠南别业里,一幅张謇手书的对联引起参观者久久凝望:“贵贱无常,惟人所速;日月可爱,忽去便过。”言语之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不舍。既是岁月不居,不如闻鸡起舞——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传承先生身上的爱国情操、实干精神、奉献意识,便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于锋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