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江苏扬州:黄花村的三个“幸福约定”

通讯员 高洋

记者 李彬彬 张旭

早晨6点多,在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黄花村的田头,种植大户吴庆海夫妇已经开始扶秧、除草。吴庆海告诉记者,最近雨水多,一些被雨打歪的秧苗要扶正、重栽,田里的水也要看好。“以前在外打工,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在家种田,村里先将100亩地‘预支’给我们。粮食卖了,再还租金,现在一年能有十几万的收入。”



“预支”土地先种植,是黄花村和本村村民的一个“约定”。

黄花村党总支书记蒋文章告诉记者,为了让全村3920名老百姓真正过上小康生活,黄花村定下三个“幸福约定”:和本地种田大户约定,先种田后还租金;和外来落户的企业约定,优先招用本地劳动力;和全村老百姓约定,有事你来提,开会通过就施行。

和本村种田户约定

先种田卖粮再还租金



黄花村有19个行政组,2005年成立黄花粮食土地专业合作社后,全村7699亩耕地陆续以入股的形式进了合作社。

“庄稼人奔小康,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种田。2008年,经村里商议后,决定拿出3000亩田,帮扶家庭困难的老百姓,先种田,粮食卖出后再交租金。”7月26日上午,在黄花村村委会,蒋文章跟记者说,土地里刨“金子”,铺出一条致富路。现在村里的老百姓生活算是变了样。

今年55岁的吴庆海,年轻时在外做泥瓦匠,妻子在村里做织毛衣的零活。“两个人都是打零工的,一年下来也就余个两三万块钱。”吴庆海说,以前姑娘上学,有时候生活费还要跟亲戚朋友借。2010年,听说可以卖了粮再还租金,他与妻子合计后,赶到村委会签订了租地合同。

“虽然做了不少年的泥瓦匠,但种田的手艺从来没落下,以每亩700元的租金租下了100亩地。”吴庆海说,土地租下来了,夫妻俩一心扑到了田地里。除了收割的时候用上收割机,其他农活都是亲力亲为。“为了帮助农户种好田,村里带我们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农技站还邀请专家来指导,确保咱们一年忙到头能有钱挣。”



今年插秧时节,吴庆海把一半的活儿交给了“插秧客”。

“上岁数了,农活虽然还能干,但速度比不上插秧机。”坐在家门口,吴庆海笑着说,多亏了村里的好政策,腰包鼓起来了。2015年,他家花了10多万装修了老房子。“虽说不是楼房,但冰箱、彩电、空调样样齐全。”

十年间,吴庆海靠着承包的100亩田,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女儿在南京上班、结婚。2017年,吴庆海拿出40万,帮女儿在南京交了首付。“以前姑娘上学还要借钱,现在日子虽比不上有钱人,但过得比以前好太多了。”

如今,黄花村有20多户像吴庆海这样的本地种田大户。为了回馈村里,这20多户种田大户一点不含糊。即使遇到一时的困难,也会在粮食销售后,第一时间交上租金。

和本村企业约定

招工优先用本地村民



“老高,回去喝两杯啊?”昨天中午11点,在黄花村宇辰农业大门口,村民陈明龙拍了拍老乡高乃云的肩膀。

“还要上班哩,晚上陪你多喝两杯。”高乃云熟练地褪下手套、护袖,笑着摆摆手说道。

今年70岁的高乃云是黄花村的五保户,在宇辰农业已经工作有三年,一年的收入有三万多元。

2016年,宇辰农业落户到黄花村,主要从事甜叶菊幼苗培育。

“在招商的时候,黄花村村委会就向我们提了一个‘要求’,招工的时候优先招用本村居民。” 宇辰农业负责人尤以龙告诉记者,公司本来就需要找小工,做一些薅草、浇水、打药的轻巧事,就近招工也能帮企业省下一批支出。

对于黄花村在招商引资中这个“幸福约定”,落户的企业非常支持。每个工人每天的收入在65元到80元之间,用工高峰期一天要招100多人。

六十几岁的人在黄花村不算“老”,哪都有活干。今年69岁的陈明龙之前在浴室搓背,一年收入3万元,受疫情影响,浴室生意不景气,他没能外出打工。

“不能出去打工,就在家里碰碰运气。没想到,几家厂都在招工。我就和老高一起到了宇辰农业帮工,一天能挣70多块钱,一年下来不比外面少。关键是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里。我打算就在村里不出去了。” 陈明龙说。

近年来,黄花村通过土地招商,先后有沪苏猪业、景行农牧、宇辰农业三家企业落户。蒋文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黄花村现有沪苏猪业、景行农牧、荣欣葡萄专业合作社、宇辰农业四家“农”字头企业,加上扬子石墨、金盾铸造等5家企业,用工需求非常大。“全村3920人,除了儿童和丧失劳动力的,有1000多人在本村打工,每年人均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以前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现在不少人都选择回来上班。”

和全村百姓约定

决策讨论通过再施行



走进黄花村,主干道全部“沥青化”,宽敞的路面两侧是现代化的太阳能路灯,两侧还有碧绿的草坪,穿插着樱花、冬青、美人蕉……

晚上,记者在黄花村看到,广场上,村民们吃完晚饭出门跑跑步、跳跳舞,日子过得跟城里人没差别。

村民蒋华明跑完步,来到黄花村居委会门前的广场,加入进了广场舞的队伍。“2013年村委会大楼新建好,我们就跟书记提建议,能不能在这跳广场舞。村民代表上会讨论通过后,很快就有了广场舞队伍。”

“这是村里和全村老百姓的约定。有事大家伙提,只要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就施行。”蒋文章笑着说,农民的物质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不能空虚。“老百姓有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好事,只要可行,村里就要满足。现在,村里的麻将声越来越少了。”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村里有啥建设,都要和村民代表坐下来一起商量。



自家的生活美了,黄花村的老百姓更加关注全村的美丽环境。“刘书记,路两边的花木长得太茂盛了,晚上骑车的时候看不清岔路口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上周二,村民蒋勤茂找到黄花村副书记刘恋,提出修剪花木的建议。周四村民代表开会通过后,村委会立即召集工人进行了修剪。

“现在,村里有多功能文化礼堂,家里办大事可以申请使用;有生态健身广场,老百姓可以跑步、跳跳舞。2015年,省级示范卫生室建成,老百姓感冒发烧这些小病不用出村就能医治。”刘恋说,2000米长的水系进行清淤整治,沿岸种花木铺健身步道,装路灯、建公厕。这些项目的建设有老百姓提出的,有村委会提出的。“每一项建设,都跟村民代表坐下来讨论。”

生活美、生态美“美美与共”,黄花村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真的高起来了。白天家门口上班,晚上家门口锻炼,老百姓脸上笑开了花。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