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双语海报看澳门,回归廿五载心心相“莲”

2024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

从1999到2024,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有哪些?

一组海报告诉你!

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全面准确实施、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广阔机遇,以及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回归后的25年成为澳门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的时期。 澳门本地生产总值(GDP)从回归时的519亿澳门元,增长至2023年的3795亿澳门元。

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澳门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2023年,澳门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由回归之初的不足5000澳门元升至1.75万澳门元,人均GDP超55.9万澳门元,居民人均存款超100万澳门元,人均住房面积超20平方米。

教育是澳门居民最满意的民生领域之一。澳门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教育福利在亚洲遥遥领先。

回归祖国以来,澳门建立了涵盖生命全周期、覆盖生活各领域的民生保障体系,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澳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太平洋地区典范”。

澳门居民平均预期寿命83.1岁,其中男性80.3岁、女性86岁,位居世界前列。

25岁的澳门特区已摘下多项引以为傲的国际桂冠:2017年,澳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2023年和2024年,澳门因会展业突出表现,分别被评选为“最佳亚洲会议城市”和“最佳会议商务城市”;在202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最富有国家(地区)排名中,澳门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在由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的文化城市命名活动中,澳门特区获得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殊荣……

澳门是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大三巴牌坊、妈阁庙、东望洋灯塔、哪吒庙……包括20多座历史建筑、并由相邻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的“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澳门特区政府和市民原汁原味地护卫着澳门的历史风貌,多元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

“一国两制”赋予了澳门对外交往的独特优势。在中央授权和支持下,澳门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的经贸文化关系,澳门参加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数量增至190多个,已获得147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同时,澳门发挥葡语国家“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作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已连续举办6届部长级会议。

2023年11月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公布。这是澳门首个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提出“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1”是按照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要求,促进旅游休闲多元发展,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4”是持续推动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产业发展。

回归之初,澳门仅有21.45平方公里。25年来,中央多次批准澳门填海造地,并划定陆地边界,澳门陆地面积增至33.3平方公里。2021年,中央正式把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粤澳双方实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管理体制,澳门发展空间大幅扩展。

12月2日,连接澳门与横琴两地的澳门轻轨横琴线正式开通。全长约2.2公里,设有“莲花站”和“横琴站”两个车站,全程行车时间约2分钟,约6分钟一班。

自此,以横琴口岸为枢纽,横琴站将与澳门轻轨、珠机城际二期城轨连成一线,进而接入珠三角城际交通网,打通澳门和内地轨道交通,助力澳门更积极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截至12月7日,今年澳门累计出入境人次超过2亿人次,创历年新高,与2023年全年1.8亿人次相比增加9.4%。其中,入境旅客达3254.5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上升25.7%。

灼灼莲花,熠熠生辉。

1999—2024,25年携手奋进,25载岁月为证。

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澳门以其繁荣稳定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回归祖国25载的“澳门号”列车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奏响新时代的濠江之歌。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新月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